|
高层建筑屋面墙面渗漏处理实例 二维码
36
作者:夏仁宝,宋鸣东,赖其帆来源:新型建筑材料 2005年第九期 摘 要:杭州某14层办公大楼,199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。后经检查发现,9层以上外墙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。分析该建筑的屋面及墙面渗漏的原因,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案。 中图分类号:TU57 文献标识码:B 文章编号:1001-702X(2005)09-0046-02
1 工程概况 杭州某14层办公大楼,地处闹市,199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。后经检查发现,9层以上外墙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,且往上情况逐层严重;屋面现浇板底发现多处渗漏点,虽经注浆处理,仍未能根治;14层吊顶已出现大面积污花;从屋面排气孔往下插尺检查,明显感觉保温层内有积水。9~14层已空关2年,最近业主方准备将内墙面简单刷白后再次投入使用,并在第14层设置计算机房。要求对屋面、墙面渗漏进行处理,以满足正常使用功能要求。 2 防水处理基本要求 (1)防水效果可靠。特别是屋面防水,由于第14层为大型计算机房,投入使用后一旦重新出现渗漏,将危及计算机设备的安全,再次维修亦相当麻烦; (2)防水施工应不影响其余各楼层的正常使用,且工期要短; (3)造价合理。
3 屋面渗漏的处理 3.1 渗漏原因分析 原屋面构造做法自下而上为:钢筋混凝土现浇板→膨胀珍珠岩保温层→水泥砂浆找平层→防水卷材→现浇钢筋混凝土刚性防水面板(设分仓缝、PVC排气管)→地砖饰面。 造成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: 3.2 防水方案选择 (2)进水点主要集中在排气口、支墩(托)、女儿墙等阴角处,仅进行局部处理效果不好(且下面就是机房,对防水要求高),考虑再满铺一层防水卷材,新铺防水卷材可在以下3个方案选择: A、铺在原设计位置,由于保温层已进水,失去原有保温效果,可以考虑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结构层以上整个保温层、卷材防水层、刚性防水层翻掉重做,但工期长,造价高。 B、直接在原屋面地砖面再铺一层防水卷材,卷材上按原设计做地砖贴面保护,同时修复排气管,此方案费用低、工期短,但屋面恒载增加。 C、先凿除原屋面饰面地砖至钢筋混凝土刚性防水板面,在钢筋混凝土刚性防水板面上增设卷材防水层,恢复地砖贴面,此方案造价比B方案增加地砖凿除费用,工期略长,但基本不增加荷载。 综合造价、工期及用户对防水的要求,决定在排除保温层内积水的情况下,按C方案新铺一道防水层,并用不锈钢排气管更换已损坏的PVC排气管。 3.3 具体实施方案 (1)拆除第14层吊顶,在屋面钢筋混凝土结构板底寻找渗漏点,对渗漏部位采用板底高压化学注浆封堵; (2)凿除刚性防水层上的饰面地砖; (3)用切割机沿刚性防水层伸缩缝边切割深至保温层底,宽约50 mm,掏净缝内混凝土碎片及膨胀珍珠岩,使保温层内积水沿切割缝排至雨水沟,待积水基本排尽,缝内回填20~40 mm的卵石,同时埋设不锈钢排气管以替代原先破损的PVC排气管,修复已失效的湿气交换系统; (4)按要求对刚性防水层找平、阴角做成弧形铺贴防水卷材,用防水涂料、防水卷材等对分仓缝、排气管、支墩(托)、女儿墙阴角等部位进行重点加强; (5)防水卷材上抹20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(内配薄钢板网),上贴地砖。 4 墙面渗漏的处理 4.1 渗漏原因分析 该工程外墙为240 mm厚多孔黏土砖,外墙面为白色小方砖饰面,内墙面为普通混合砂浆抹灰,涂料刷白。 经观察分析,产生渗漏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: (1)差异沉降和交变温差引起外墙局部拉裂,出现细裂缝; (2)局部砌筑砂浆强度偏低、灰缝偏厚、且不够饱满; (3)铝合金窗框周边嵌缝不密实。 4.2 防水方案选择 (1)剥离外墙抹灰至多孔黏土砖,重新用防水砂浆粉刷,内配薄钢板网增强抗裂,外墙面剥离抹灰要有一定的安全措施,相对施工难度大、成本高、工期长,且因这种规格的外墙饰面砖已买不到,不能实施; (2)高压灌注水溶性聚氨酯浆液封堵墙体细裂缝、灰缝及铝合金窗框周边空腔,此方法简单易行,处理成本低。 4.3 具体实施方案 (1)在外墙内、外侧(外侧用吊篮配合)渗水点、细裂缝处、窗框四角及框边每隔500 mm钻孔,埋设注浆针头,调整注浆压力,往墙中注入聚氨酯浆液至冒浆; (2)结合室内装修,剥离注浆处墙内侧抹灰,用防水砂浆重新粉刷。检查注浆效果,对不到位的可以再注,同时修复原先抹灰层裂缝; 对外墙外侧注浆孔眼、细裂缝用弹性腻子嵌填,同时清理面砖表面的污迹。 5 施工注意事项 由于该建筑地处闹市,且在整个墙(屋)面渗漏处理中,9层以下要保持正常使用,在施工组织中应注意: (1)所有进场材料、设备均在晚间利用电梯运送到指定楼层; (2)所有建筑垃圾用编织袋灌装后,安排在周六、日集中运出现场; (3)外墙外侧作业时,应关闭作业部位以下的所有窗户; (4)做到落手清,当日施工场地当日下班前清扫完毕; (5)所有进出大楼施工人员均佩证上岗,不乱窜楼层。
文章分类:
交流园地
|